一周金融縱覽|3月1日至3月8日重要資訊
一、3月1日至3月8日重要資訊
資訊1:美國眾議院通過拜登1.9萬億美元的疫情紓困計劃。該計劃涵蓋1,400美元的經濟刺激支票、增強的失業救濟以及用于疫苗和檢測的新資金。
資訊2:中國2月官方制造業PMI、非制造業PMI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0.6、51.4和51.6,環比回落0.7、1.0和1.2個百分點,但仍連續12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。國家統計局指出,今年春節假日落在2月中旬,假日因素對2月企業生產經營影響較大,制造業市場活躍度有所下降,景氣水平較1月回落。
資訊3:據悉歐盟可能會在2022年繼續停止實施債務上限規定,草案尚未敲定,可能還會有所調整。
資訊4:中國財長劉昆在上月G20會議上重申,2021年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,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。
資訊5:美聯儲褐皮書:1月至2月中旬,大多數聯邦儲備地區經濟活動溫和擴張;隨著新冠疫苗的普及,大多數企業對未來6-12個月仍持樂觀態度;多數地區報告稱,就 業水平在報告期內有所上升, 盡管速度緩慢;多個地區報告預計未來幾個月物價將溫和上漲。
○ 美聯儲哈克:預計美國下半年經濟增長5%-6%;如果要加息,可能在2023年底;可能使用的工具包括收益率曲線控制;不會在2022年的任何時候加息;沒有看到通脹率很快超過2%的跡象;縮減購債規模的策略將與上次復蘇的情況類似。
資訊6:歐洲央行管委埃爾南德斯德科斯表示,歐洲央行必須避免名義利率過早上升,必須維持相當規模貨幣刺激,希望建立2%對稱通脹目標。歐洲央行隨時準備根據需 要調整所有工具,即使歐元上 行壓力已經緩解,也必須監控外匯市場。
資訊7: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最新講話沒有試圖遏制長期利率的上升態勢,令投資者失望,美債10年期收益率升向一年高位,高盛上調10年期收益率年末預測至1.90%。美 股重挫。
○ 周三公布的美聯儲褐皮書31次提到“短缺”一詞,如果這種現象持續存在,可能會被解讀為通脹預警信號。
資訊8:OPEC+意外維持4月份產油量不變,沙特不急于取消100萬桶/日的自愿性減產,此舉預示未來幾個月原油市場供應將趨緊。
資訊9:受疫情和嚴寒氣候雙重夾擊,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略有上升,超出經濟學家預期。
資訊10:據悉百度在香港第二上市的計劃獲得香港交易所批準,可能最快下周啟動股票發售,或籌資至少35億美元。
資訊11:路透社:據悉美國參議院考慮撥款300億美元用于激勵芯片制造。
資訊12: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(CMA)就涉嫌反競爭展開調查蘋果。CMA表示,在就是否違反競爭法做出任何決定之前,將考慮已收到的任何陳述。這只是調查的開始,蘋果是否違法還沒有做出決定。
資訊13:研究機構分析師預計,在2025年,特斯拉將銷售230萬輛電動汽車,將是2020年的4倍多。特斯拉的營業利潤將達到200億美元,在所有的電動汽車廠商中將是最高的。
資訊14:美國商務部長表示將要求中國對反競爭行為和侵犯人權行為負責,并稱特朗普對外國鋼鐵和鋁征收的關稅是“有效的”。
○ 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,美國人支持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,但對拜登能否做到抱有懷疑。
資訊15:3月5日上午,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開幕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經濟增速是綜合性指標,今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目標 設定為6%以上,考慮了經濟 運行恢復情況,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、推動高質量發展。
○ 2021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: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%以上;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,城鎮調查失業率5.5%左右;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%左右;進出口量穩質升,國際收支基本平衡;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%左右;糧食產量保持在1.3萬億斤以上。
二、重點經濟數據
本周回顧
本周前瞻
(文中新聞、數據與圖片參考皆來自自Wind、彭博環球財經、Tradingview.com等)
免責聲明: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,不代表比鏈科技觀點及立場,版權歸作者所有,相關授權事宜
請私信網站后臺。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不作為實際投資建議,交易風險自擔。